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明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了相关探究. (1)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

小明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了相关探究.
(1)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______,若将______的木条从干燥管的上管口伸入管内,可以看到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的性质.
吸收液的种类/100mL被吸收的CO2体积/mL
蒸馏水82.9
饱和NaCl溶液58.6
饱和Na2SO4溶液56
饱和NaHCO3溶液120
(3)利用向上排空气法往往不易得到纯净的CO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25℃时,CO2在水和部分盐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如下:
有人根据CO2在水中能跟跟Na2CO3反应生成NaHCO3,而NaHCO3不跟CO2反应的原理,提出用排饱和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纯净的CO2,可能行吗?______,原因是:______;你认为收集纯净CO2较科学的方法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以及表中实验现象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3)根据饱和碳酸氢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和饱和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差分析. 【解析】 (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以及表中实验现象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故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速度太快.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红色;燃着;熄灭;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饱和碳酸氢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和饱和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差,故答案:不能、饱和碳酸氢钠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用排饱和硫酸钠溶液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氢气、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manfen5.com 满分网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______.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装置C和D中的药品分别为______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装置G中的药品、现象和结论是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3)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
(4)同学们为了验证通过干燥管后气体的成分,继续进行的实验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尖嘴处点燃气体,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强震.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导致放射性碘严重超标,我国部分城市市场发生顾客抢购加碘盐的情况.右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碘被誉为“智力之花”,如果人体内的碘缺乏会导致    ,为了防止碘缺乏,应该如何进行健康膳食   
(2)碘元素原子序数为53,放射性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1,而稳定性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放射性碘质子数为131;
②稳定性碘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质子数不同;
③稳定性碘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核外电子数都是为53;
④稳定性碘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中子数不同
(3)根据加碘盐的食用和保存方法,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    ,其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碘酸钾属于化合物中的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工业上采用电解KI溶液,制取KIO3同时获得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要求谨慎服用碘片,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我们每天食用食盐约10克,则从碘盐中可吸收    毫克碘元素,食用碘盐    (填能、不能)防止核辐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A、B为原子时,X=    ;Y=   
(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某碱式碳酸镁样品的组成,设计出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至D的部分).[已知碱式碳酸镁Mgx(OH)y(CO3z(x,y,z为正整数)受热易分解,类似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CO2↑+H2O]
(1)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A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其作用是______
(2)老师在审阅方案后指出应该在E处再增加一套装置,你认为所加药品和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若没有此装置,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取22,6g该样品放在研钵中研成粉末放于硬质玻璃管中,研碎的目的是______
(4)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通空气目的是_______;
(5)待B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打开K1,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通空气目的是______
(6)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反应前反应后
C装置及药品总质量:87,6gC装置及药品总质量:89,4g
D装置及药品总质量:74,7gD装置及药品总质量:83,5g
从上面表格中得出生成的水质量______g,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g,请通过计算推导出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过程:
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MgO+2CO2↑+H2O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