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回答: (1)d仪器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

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manfen5.com 满分网
回答:
(1)d仪器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使反应发生,现有铁架台(带铁夹)和试管,还应从上图中选择仪器    (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上述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4)用仪器b和d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加液体时,应   
(5)实验室还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的仪器分析,并据反应原理判断反应类型; (3)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先移导管后熄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4)利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连接为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5)据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解析】 (1)d仪器是可作为反应容器的锥形瓶;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应选择酒精灯,高锰酸钾放于试管中,还需要单孔塞a;加热高锰酸钾时除了生成氧气,还生成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先移导管后熄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4)利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连接为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是: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a、c;  分解反应; (3)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4)形成液封(或使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面下等合理答案); (5)2H2O2 2H2O+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稀释浓硫酸时,应把    缓缓注入盛有    的烧杯中.
(2)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3)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含钠的化合物是   
(4)任写出一个氢氧化钠溶液与上述物质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铁、铜、铝、锌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铝、锌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3)任写出一个稀盐酸与上述金属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查看答案
“火”的掌控与应用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发展.
(1)古人“钻木”可“取火”,“钻木”的目的是    (从燃烧条件回答).
(2)古人掌握了鼓风提高燃烧温度的技术后,才有陶器向瓷器的发展.陶器、瓷器属于    (填选项).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3)“长征火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manfen5.com 满分网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是   
(4)下列行为体现安全意识的是    (填选项,可多选).
A.携带鞭炮上公交车
B.野炊后的明火用水或沙土彻底扑灭
C.家用液化石油气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总阀. 查看答案
实验室配制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用8.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对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
(1)CO2经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若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血液中会使血液的pH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