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 )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 B.家...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 )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
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
C.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
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 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青铜奔马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 年 12 月14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已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 200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 1 )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  克;
( 2 )完全中和废液时用去 14.6%的盐酸 100 克,则剩余废液中含氢氧化钠溶质多少克?(假设废液中的其他物质均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时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 1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 2 )对苯二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
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manfen5.com 满分网2CuO+CO2↑+H2O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1)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质        装置

时间
装置①装置③
实验前220.0克195.0克
实验后222.1克199.4克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利用此套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______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
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 E 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 A、B、C、D 溶液,分别滴加 E 溶液,现象为:A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 和 D 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 1 )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 )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