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①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①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单孔橡皮塞的措施是   
②量取7mL稀硫酸,应选用     mL的量筒;
③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2)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如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1)根据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2)根据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析】 (1)①在连接仪器时,把玻璃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单孔橡皮塞的措施是用水湿润; ②量取7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 ③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水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2)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所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A、C;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用水湿润;  ②10;  ③用水洗净. (2)A、C;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①若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甲是    .(填化学式)
②若乙是一种还原性气体,则甲是    .(填化学式)
(2)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小静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稀盐酸四种溶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小华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并分别取样进行了两两滴加的实验,结果现象记录为:A+B有白色沉淀生成;B+D有白色沉淀生成;A+C有气泡冒出,请你根据现象进行推断:
①A、B、C、D依次是   
②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地区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1)由于家园被毁,灾区食物缺乏,爱心人士纷纷捐赠了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等食物.这些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写一种).这些食物能提供的维生素较少,请写出一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名称   
(2)①人们为灾区送去了数万顶帐篷以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为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帐篷的表层一般为PU或PVC塑料涂层.该涂层材料属于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     B.天然有机高分子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②搭建帐篷须有较强的稳固性,故其撑杆多为铝合金或钢.据有关资料报导,因腐蚀报废的金属设备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写出铁锈蚀的主要条件    .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文字叙述,其原因是   
(3)灾区人民顽强自救,为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他们把河水简单净化后使用.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可将水静置沉淀后    (填操作方法);自然界的水多为硬水,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4)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卫生疫情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如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15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 查看答案
(1)在H、C、O、Na、Fe、Cl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①遇到干旱时节,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②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④可用来冶炼铁的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2)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图中“manfen5.com 满分网”和“manfen5.com 满分网”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
manfen5.com 满分网
(3)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关注.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4)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可能有多个选项)
A.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乙的溶解度减小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
C.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D.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查看答案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1)写出铁元素符号的意义:
Fe表示    ;Fe还表示    ;Fe还可表示   
(2)①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钙离子    ;正五价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②若用“manfen5.com 满分网”表示一个氢原子,则“manfen5.com 满分网”表示的微粒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   
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将混合液过滤,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稀盐酸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和氯化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