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镁溶液导电时,镁离子向电源正极移动 B.将一小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镁溶液导电时,镁离子向电源正极移动
B.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有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C.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可以将H2或CO通入其中
D.降低一瓶密封保存的KN03饱和溶液的温度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可以根据具体的描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降低一瓶密封保存的KN03饱和溶液的温度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应该变小. 【解析】 A、镁离子带正电,负极吸引正电荷,所以氯化镁溶液导电时,镁离子向电源负极移动,不正确. B、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钠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能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正确. C、在加热的条件下将H2或CO通入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能除去氧化铜,不正确. D、降低一瓶密封保存的KN03饱和溶液的温度后,仍为饱和溶液,有硝酸钾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应该变小,不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还原反应
B.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C.镁带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
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的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查看答案
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次比第一次费燃料又省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查看答案
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0.1克~1克范围内为微溶.已知CaS04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1 00
 溶解度(克)0.19800.20360.2097    0.2047    0.19660.1669
若要用硫酸溶液和石灰石反应,来持续较快产生C02气体,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石灰石研成粉末状慢慢加入足量硫酸溶液中
B.将块状石灰石加到热的硫酸溶液中
C.将少量的块状石灰石加到过量的硫酸溶液中
D.将块状石灰石加到冷的硫酸溶液中
查看答案
现有等质量的①铁粉、②镁粉、③锌粉,分别跟足量的同温度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它们产生氢气既最快又最多的是( )
A.铁粉
B.镁粉
C.锌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