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泉水蒸发 C.衣服晾干 D...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泉水蒸发
C.衣服晾干
D.牛奶变酸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 A、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泉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衣服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1)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2)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吸水后会变成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manfen5.com 满分网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一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填“B、C”或“C、B”)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C中的现象为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6)小组同学称取该固体样品2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15.6克,请计算该固体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硝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先再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Ⅰ.加快反应速度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Ⅲ.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写出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_(填化学式).
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______(填框图中字母).
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不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干燥的C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A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右图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A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红磷燃烧   
(2)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3)日本核电站爆炸主要是源于水在高温下与金属锆(Zr)管道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氢气与空气混合而发生爆炸.请写出水与锆反应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生石灰、明矾、钛合金、维生素A”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①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  ②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③缺乏    会引起夜盲症;        ④可用来制人造骨骼的是   
(2)在C、H、O、Cl四元素中选用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②可配成消毒剂的有机物   
③人体胃液中的酸    ;④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