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20...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
2
℃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20g甲和20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甲、乙),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C.温度降低到t
1
℃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
2
℃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20g甲和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可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可以确定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温度从t2℃降低到t1℃时,所得两种物质的溶液的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析】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都较大,故A说法错误; B、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B说法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0g,故降温后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降温后溶液的组成没变,故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20g,而甲的溶解度大于20g,因此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20g甲和乙,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而乙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钾或硝酸钡四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样品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无色溶液,再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对样品中的组成判断合理的是( )
A.肯定含有硝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B.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钡
C.不含硫酸铜和硝酸钡,只含碳酸钠
D.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查看答案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质量最多的是( )
A.C
3
H
8
B.C
2
H
2
C.CH
4
D.CO
查看答案
向含有AgNO
3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
对于反应:X+Ca(OH)
2
→Y+Cu(OH)
2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B.Y可能是CaCl
2
或Ca(NO
3
)
2
C.X可能是CuCl
2
或Fe
2
(SO
4
)
3
D.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证明CO
2
密度比空气大
B.
量取35mL液体
C.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D.
收集CO
2
气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