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

如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若选择F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能否体现该装置的这一优点    .(选填“能”或“否”)
(4)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并选择合适的仪器; (2)根据装置E或F和C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考虑优点; (3)根据二氧化锰的形状考虑是否能体现装置的优点; (4)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化学反应式. 【解析】 (1)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可以选择简易装置B及改进的装置CDF和启普发生器E;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BCDEF; (2)装置E或F可以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故答案为: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3)F装置适合块状固体和液体混合制取气体,而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会漏下去,不能使用该装置,故答案为:否; (4)根据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金属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究活动:
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anfen5.com 满分网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anfen5.com 满分网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1)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B方案难以达到目的,其理由是   
(3)A方案中,用    (填试剂的化学式)洗涤滤渣.若用加热的方式烘干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水在自然界净化中要把有机污物自发地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质时,需要水中含有一定的氧气[有机物(C、H、O)+O2→CO2+H2O],1 L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所需要的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OD),用g/L为单位表示,如果水的氧气量比BOD少,水就发臭,鱼和其他淡水生物就不会生存.某地区一条河水里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为0.001%,此有机物的化学式可用C6H10O5表示,已知在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是0.092 g/L.
(1)写出有机物在有氧气条件下转化为无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CO2+5H2O 查看答案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生石灰作干燥剂: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铜绿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铜绿属于    .(选填“酸”、“酸式盐”、“碱”、“碱式盐”或“正盐”)
(3)用氨水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    ,基本反应类型是   
(4)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    检验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试纸放在试管口
(5)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液体的导电性比反应前    (选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查看答案
在下表栏目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
序号(1)(2)(3)(4)
名称氦气______氢氧化钙销酸铵
化学式______FeOCa(OH)2NH4NO3
类别单质氧化物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将15ga物质加入到25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40g;溶液是饱和的
C.从溶解度曲线上看出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