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翻倒,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用...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翻倒,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湿布扑盖
B.用水浇灭
C.用嘴吹灭
D.拨打119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则有:隔断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通常可使用泥沙、灭火器或湿抹布等隔断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可知,酒精着火可以采用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 【解析】 A、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灭火方法比较简捷,故A正确; B、用水浇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扑灭后实验桌上到处是水,不够简捷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故B错误; C、用嘴吹时,气流带走的热量太少,不会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不到灭火目的.故C错误; D、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的这种火,自己完全可以灭掉,不需惊动火警119,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室温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3克,则该物质是(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查看答案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归为同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金属或合金
B.氧化物
C.碱
D.盐
查看答案
如果要制备CuCl2,可用( )组中的物质互相作用.
A.铜和稀盐酸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铜和稀硫酸,再加稀盐酸
D.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
有关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氧分子不变;
B.氧分子不变,氧原子改变;
C.氧分子改变,氧原子不变;
D.氧分子和氧原子均不变
查看答案
现已探明我国南海海底深处蕴藏着一种固体“可燃冰”,其化学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可燃冰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可燃冰分子中CH4与H2O的质量比为1:8;
D.可燃冰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0:8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