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

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①取适量NaOH固体放入烧杯
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
   
   
步骤②   
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到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3)丙同学取步骤k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说明酸碱反应的放热情况需进一步测定, (2)结合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作本题. (3)根据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分析. 【解析】 (1)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温度升高并不能证明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能放出热量,到底热量是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的; (2)先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用温度计测出现在溶液的温度,加入稀盐酸后,略微等会,再用温度计侧溶液温度,看温度反应后是否还能升高; (3)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并不能说明溶液呈中性,因为酸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热;(2)用温度计测溶液温度;溶液温度升高;溶液温度不再变化;温度计示数继续升高;(3)否;若溶液呈酸性,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有下列装置: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氨气的装置应分别选用(填序号)           
(3)按图(1)连接,挤压胶头滴管使其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瓶中就可以看到    色的喷泉.按图(2)连接,你怎样操作,才能引发喷泉(提示:用物理方法使氨气和烧杯中水接触可引发喷泉)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写化学式).
(2)将锌皮洗净后可用于制取氢气,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得MnO2
①MnO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中起的是    作用;
②将A的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加热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知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可推知A物质的化学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波尔多液”能杀死葡萄、柑橘表皮的寄生虫,它是用CuSO4溶液与石灰水混合而成的,其化学方程式:    ;若喷洒“波尔多液”不久就采摘的柑橘、葡萄,表皮上常会残留一些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这时可在厨房用品中选用    浸泡将其洗去,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查看答案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用途.请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选择填空:氦气、氮气、氧化钙、盐酸、硝酸、硫酸亚铁.
(1)可用来替代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是   
(2)可用于生产炸药、染料,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的酸是   
(3)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是   
(4)为了防止某些食品受潮,在其包装袋中放入一小袋干燥剂.这种干燥剂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稀释NaOH溶液
B.manfen5.com 满分网
镁在空气中燃烧
C.manfen5.com 满分网
铁加入稀盐酸中
D.manfen5.com 满分网
氧气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