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推断葡萄糖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假设每个装置中均吸收完全或反应完全).manfen5.com 满分网
小贴士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 、H2O,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CO2 和H2O
(1)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装置B处Fe2O3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方案评价:
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制备氧气的装置,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为什么?    .(填“是”或“否”及理由)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数据分析及结论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结论:葡萄糖含有     元素


数据分析的依据是   
讨论交流:上述实验装置D、E中盛放的都是NaOH固体,试分析两次使用NaOH固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回答 (2)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时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方案评价:根据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回答. 数据处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葡萄糖的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求出总氧元素的质量,并把它与氧气的质量对比,看葡萄糖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讨论交流:根据氢氧化钠固体的吸水性及与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解析】 (1)氧气中可能含有水蒸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以便进行后续实验. (2)葡萄糖燃烧时可能也产生一氧化碳,氧化铁可与一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方案评价: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会影响葡萄糖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 数据处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葡萄糖燃烧需O2:2.64g+1.08g-1.8g=1.92g,而2.64gCO2中氧的质量为2.64g×32÷44=1.92g,1.08gH2O中氧的质量为1.08g×16÷18=0.96g,即生成物中总的氧元素质量为1.92g+0.96g=2.88g,2.88g>1.92g,所以,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讨论交流:从实验装置图可以看出C装置氯化钙是吸收生成的水,实验装置D中氢氧化钠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E中NaOH固体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防止进入D装置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 (1)吸收从随着氧气溢出的水蒸气,防止影响C处的称量结果. (2)3CO+Fe2O3 2Fe+3CO2 方案评价:否,空气中的CO2会干扰实验结果的测定 数据处理: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者“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讨论交流: D中NaOH吸收葡萄糖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E中的NaOH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以减少误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如图中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固体时,应选用的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处.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查看答案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O、Cl、Na、Ca等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C常温下为一种气体,且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则C是    (写化学式).
(2)B、D和E 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通过下面对三种物质溶液的实验判断:A为 A:    (写化学式),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现象D中现象E中现象
滴加A溶液无明显变化有气泡出现无明显变化
(3)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圆圈中的物质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若D、E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依据各物质之间反应关系将A、B、C、D、E五种物质填到相应的圆圈里(只填写物质的编号,不能重复).
在图中所示的反应中有一个和其它的化学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都不相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随着去年年末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城市增加楼顶绿化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          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SO2是导致酸雨的有害气体之一.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4              C.+6              D.-1
(3)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有煤、    、石油.
②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manfen5.com 满分网
捕捉室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分离”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除   CaO+H2O=Ca(OH)2外,还会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③该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物质中有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碱的是    (填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1)如图所示,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①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铵的溶解度(填“>”、“<”、或“=”).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③6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2.04.5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②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    (填序号,此题为2分,错答不给分,漏答给1分)).
a.升温     b.降温     c.加溶质M     d.加水     e.加另一种固体N
f.恒温蒸发水   g.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查看答案
化学用语帮助我们建立起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1)用化学符号表示出“两个氢原子”:   
(2)下列对于化学式“H20”的各种表述正确的是   
A.表示水这种物质          B.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水分子          D.表示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4)A、B、C、D分别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物质BCD图例
微观
示意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A+2B═C+2D,则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