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4)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酸、药物和染料等.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检验氨气已收满的方法是   
(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 (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的特点是可以利用活塞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分析; (4)根据氨气的性质回答:氨气易溶于水,显碱性,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验满时要在集气瓶口. 【解析】 (1)①是长颈漏斗  ②是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 nO4 +MnO2 +O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A装置;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或C,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的特点是可以利用活塞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验满时要在集气瓶口,所以检验氨气已收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瓶口,若变蓝则氨气已收集满. 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  ②水槽  (2)A  2KMn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CO2↑+H2O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瓶口,若变蓝则氨气已收集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右图要求的是( )
AAlH2SO4NaOHCuCl2Al2O3
BNa2CO3Ca(OH)2NaOHHClCO2
CCCuOHClO2CO
DHClZnH2SO4FeCuCl2

manfen5.com 满分网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B.B物质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查看答案
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样品成分所选试剂操作方法
A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Na2CO3(NH4HCO3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NaCl(KNO3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NaCl(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查看答案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