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表示(其...
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

”表示(其中“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查看答案
利用如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甲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乙的洗气瓶中盛放无色溶液(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根据要求填表:
实验 | 甲 | 乙 |
实验一 探究CO与CuO的反应.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Cu+CO
2
查看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张军同学利用校医务室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来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后生成O
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计算时,氧气的密度取1.429g/L)
①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②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王华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当打开开关a,通人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约10~15min后,可观察到A中鱼仍活着,B中蛙死亡,C中鲜红的血液变色.试回答:
①A中结果说明______.
②B中结果说明______.
③C中结果说明______.
查看答案
①荷兰科学家启普(Kipp)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如图(甲、乙),其中暂停发生气体的是______(填写“甲”或“乙”).
II.实验室用丙可制取CO
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III.若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夹紧b,C内反应物,固体与液体无法分开,可能有哪些原因?______.
②图丙是一种简易启普发生器.
请写出:仪器a和c的名称: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