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CO2,NaOH,CuSO4 中的一种化合物. (...

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CO2,NaOH,CuSO4 中的一种化合物.
(1)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A、无明显现象的反应   
B、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   
C、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   
(2)归纳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在如图相应位置标明甲乙丙丁,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用短线相连.
manfen5.com 满分网
(1)首先根据反应现象确定反应原理,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2)根据Ca(OH)2、CO2、NaOH、CuSO4四种物质的反应关系,连线即可. 【解析】 (1)在Ca(OH)2、CO2、NaOH、CuSO4四种中,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B、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0. (2)若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CO2、NaOH、CuSO4,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碱和盐,在如图相应位置标明甲、乙、丙、丁,然后根据能否反应连线即可. 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CuSO4+2NaOH═Cu(OH)2↓+Na2SO4;CO2+Ca(OH)2═CaCO3↓+H20. (2)若甲、乙、丙、丁分别是Ca(OH)2、CO2、NaOH、CuSO4,答案为:.其余方式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关注社会问题.
(1)①近来,瘦肉精、染色馒头、三聚氰胺等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再次成为舆论光注的焦点.馒头、牛奶中富含营养素分别是       
②下列有关食品报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B、出售海产品时,为了延长保鲜时间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
C、霉变的大米,可经过处理后出售食用
③日常生活中薯片,饼干的包装中常有一包生石灰,起到    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得增长,煤、    、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这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如氢能、核能、    (合理即可)(填一种)等.但日本大地震后引发的核泄漏事件,为人类安全使用核能再次敲响了警钟.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沼气作为日产生活中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知锂原子(Li)的结构示意图为manfen5.com 满分网,则锂离子的符号为   
(4)如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②属于单质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③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④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变化;
⑤用操作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    操作.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3.99.6
反应后质量/g6.62.7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B.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的pH小于7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
以下化学反应都是高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Smanfen5.com 满分网FeS
B.2Na+2H20═2NaOH+H2
C.Cl2+H20═HCl+HCl0
D.3N02+H20═2HN03+N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