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纸张燃烧 C...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纸张燃烧
C.瓷碗破碎
D.石蜡熔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 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汽油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份铁粉与铜粉混合物的样品,为了解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20204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200250200
金属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0.40.4
试计算:
(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试根据如图装置填空或简答.
(1)利用图中气体发生装置能够制备的常见气体有______(至少填写2种).
(2)写出制备(1)中所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___
(3)若制备所需气体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盖上胶塞,滴下反应液后(如图所示),试管内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______(填操作方法)才能使右侧导管出现气泡.
(4)利用图中的装置,还可用来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盛满CO2气体的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有同学认为可能是CO2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导致上述现象,故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只要在分液漏斗内加入______,然后逐滴滴下,可看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化学反应.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以下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manfen5.com 满分网
(1)溶液蒸发、结晶应选用的容器是______;量取液体药品应选用______
(填仪器名称)
(2)用以上仪器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实验步骤是:计算、____________
(3)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
(4)用A量取液体时,视线应______
(5)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______
查看答案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①______,操作②______
(2)保存茶多酚晶体时应注意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
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在老师指导下,她用正确的    (填“方法一”或“方法二”)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 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能否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