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本次火灾得以在短时间内急速蔓...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本次火灾得以在短时间内急速蔓延烧透整栋建筑物,元凶极有可能是施工队所使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PU)材料.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由四个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则回答下列问题: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材料.并根据这次火灾,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2)溅落的电火花在引发这场特大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3)聚氨酯材料的保温性能好,但阻燃性能差,易燃加速火势蔓延,且快速释放出有毒气体.燃烧速度快导致火势加速蔓延,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4)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为   
则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 (2)烟花起到了点燃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物质燃烧时的温度. (3)一氧化碳是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4)通过燃烧的条件结合材料二中的叙述解决. 【解析】 (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故答案为:有机;可燃性. (2)烟花起到了点燃聚氨酯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其燃烧时的温度,故选B (3)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故为CO (4)灭火是阻断燃烧的条件,由叙述可知380℃以上是氢氧化镁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释放出大量水分,分解出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燃烧的进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应为分解反应;故答案为:①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②释放出大量水分③分解出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Mg(OH)2 MgO+H2O↑分解反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如图1所示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manfen5.com 满分网
(2)如图2所示的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3)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定这三种纤维,其中灼烧后产生的烧焦羽毛气味的纤维是______
①棉花     ②羊毛     ③涤纶.
查看答案
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请从①不锈钢②甲烷③活性炭④食盐⑤盐酸⑥大理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制刀具的是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______
(5)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6)可用于除铁锈的酸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g6.43.24.0O.5
反应后质量/g待测1.67.20.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5.6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
D.反应中a与b的计量数之比一定为2:1
查看答案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manfen5.com 满分网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