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所选试剂判断方法
方法一
(示例)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1)根据盐酸与氯化钠性质不同点,选取符合要求的物质进行区分.酸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示例中列举了与金属的反应,因此,答题时应在金属氧化物、碱和碳酸盐中进行选择.故答案:氧化铜,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反应,溶液变成蓝色的原样品为稀盐酸,溶液仍为无色的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铜,溶液变为蓝色原溶液为稀盐酸,仍为无色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碳酸钠,取少量样品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原溶液为稀盐酸,无气体原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2)根据两溶液中溶质分别为固体和气体,可使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区别.故答案为: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溶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出现,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解析】 (1)方法二:氧化铜,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反应,溶液变成蓝色的原样品为稀盐酸,溶液仍为无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三:氢氧化铜,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氢氧化铜反应,溶液变为蓝色原溶液为稀盐酸,仍为无色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方法四:碳酸钠,取少量样品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原溶液为稀盐酸,无气体原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溶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出现,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迅速增长的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要维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从化学的角度看,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和控制化学变化,研究重要元素(如H、C、O、S、Cl,、P…)的循环利用模式,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材料1: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
材料2:manfen5.com 满分网
下表是目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及相对值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10光合作用110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5二氧化碳的溶解和生成石灰石2
材料3: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碳元素循环模式,它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实现碳元素的循环.其中“”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表示物质发生的变化,“”表示在变化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虚线框内表示理想的碳元素循环体系.
manfen5.com 满分网
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利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1中,通过化学变化,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    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实现这种转化所依据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材料3和2中可以看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目是为了获取能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材料2和3提供的信息,在材料3循环体系中,要保障能量的供给,同时要维持该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从物质变化的角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三种不同的措施即可)           
(3)根据材料3,试分别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消耗二氧化碳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
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上图推断,C是    ,D是    ,E是    (填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
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发生    作用.
(2)不同的情况下采用的不同的灭火方式.如在实验室里,不慎将酒精泼洒在桌面上着火应采取    ;扑灭因线路老化而引起的火灾时,应先    ,再进行灭火.
(3)家庭铝制品抗腐蚀性能较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富含淀粉的食品有    (只举一例).
(5)青少年缺钙会    .(6)缺碘会得   
(7)缺维生素A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点P表示   
(2)当温度为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t2℃时,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a物质    g(不含结晶水).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汞原子    ;       (2)甲烷分子   
(3)3个硝酸根离子    ;    (4)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5)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6)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酸性物质   
(7)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