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
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
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D.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甲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
2 Na
2SO
4B.Na
2CO
3 NaCl Na
2SO
4C.CuSO
4 NaCl NaNO
3D.Na
2SO
4 HCl KCl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认识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B.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
C.生活常识
菜刀防生锈-用布包裹
煤炉取暖防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减少汽车尾气-使用乙醇汽油
查看答案
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
玫瑰 | 粉红色 | 粉红色 | 绿色 |
万寿菊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雏菊 | 无色 | 无色 | 黄色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
2SO
4和K
2SO
4溶液
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查看答案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00
C.氮是非金属元素
D.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