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象的牙膏”:在细长的容器中加入双氧水和发泡剂(...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象的牙膏”:在细长的容器中加入双氧水和发泡剂(用于产生泡沫),仅看到少量泡沫,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物质M,立即看到大量泡沫迅速从瓶口喷出,源源不断就像挤不完的牙膏.
(1)M的作用是
;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3)用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双氧水做此实验将获得更好的喷发效果,原因是: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 ②浓硫酸 ③碳铵 ④熟石灰 ⑤聚乙烯
(1)实验中,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
(2)生产中,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
(3)医疗上,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是:
;
(4)农业上,可作为肥料使用的是:
.
查看答案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或化学式.
名称 | 固态二氧化碳 | ②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俗名 | ① | 生石灰 | ③ | 纯碱 |
化学式 | CO2 | CaO | NaOH | ④ |
①
;②
;③
;④
;
(2)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查看答案
将0.8g草酸亚铁(FeC
2O
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加热灼烧,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数据如下(下表中所注明的各温度下,容器中的固体均为纯净物):
温度(℃) | 25 | 350 | 400 | 500 | 600 | 900 |
固体质量(g) | 0.80 | 0.80 | 0.40 | 0.44 | 0.44 | 0.43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400℃时,容器中的固体为碳酸盐;
②400℃~500℃,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600℃~900℃,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6Fe
2O
3
4Fe
3O
4+O
2↑.
A.仅①
B.仅①②
C.仅①③
D.仅②③
查看答案
向Fe(NO
3)
2、Mg(NO
3)
2和Cu(NO
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关于得到的溶液或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中存在微量H
+和OH
-)( )
A.若滤液中含有Fe
2+,则滤渣中一定不含Fe
B.若滤渣中含Cu,则滤液中一定含Fe
2+C.若滤渣中含Zn,则滤液中含2种离子
D.若滤渣中不含Zn,则滤液中至少含3种离子
查看答案
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可燃物
B.缺乏O
2C.排出的气流中CO
2的含量高
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