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一些大理石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6g粉碎成粉末状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36.5g.
(1)该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______(填“能”或“不能”).
(2)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100g能配制所需10%的稀盐酸______g.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Mg、Cu、Fe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2)实验二:将实验一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 没有气泡产生 | ______ |
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______:
①Mg
2+; ②Mg
2+、Fe
2+; ③Mg
2+、Fe
3+; ④Cu
2+、Fe
2+; ⑤Mg
2+、Fe
2+、Cu
2+.
查看答案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
2O+O
2↑
查看答案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请解释下了变化: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
2O
查看答案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
图一
(1)写出图一商品标签中所示食品含有的两种营养素
、
;
(2)图二图片中物品使用的主要材料是
;
(3)下列从网络搜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②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③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锌等元素应适量;
由此你对化学物质的看法是(写出一条)
(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