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B.点燃氢气前一定先...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B.点燃氢气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然后过滤
D.家中天然气装置漏气时,应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
A、根据氢氧化钠变质原理及碳酸盐与酸可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解答; B、具有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C、根据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分析解答; D、、根据天然气的性质进行判断. 【解析】 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通过是否生成气体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是加水后,氧化钙就变成了氢氧化钙而发生了变质,故错误; D、煤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打开窗户,这样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故选项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OH、NaNO3、Na2CO3
B.FeCl3、CaCl2、Mg(NO32
C.KNO3、K2SO4、BaCl2
D.Na2SO4、KCl、NaCl
查看答案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C.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甲、乙两种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CO2的过多排放会形成酸雨
C.CO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B.生成物丁可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
查看答案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是某同学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B、能源与环境
氢气、氧气有可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C、元素与健康D、物质的鉴别
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