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描述物质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大米...
下列描述物质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大米霉变
C.

盐酸腐蚀大理石
D.

玻璃刀划开玻璃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根据所得数据计算:
(1)500g该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
(2)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
2O
2)做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做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I)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
2转换成O
2,以供呼吸之用.
(II)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III)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E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什么物质?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是碳酸 ②是氢氧化钠 ③是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______(填数字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个猜想的正确性,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 ①______ ②______ | 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
[反思与交流]
①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______(填“是”或“否”)原因:______.
②由此可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Na
2O
2+______CO
2=O
2+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______
①过一会儿,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微型集气瓶口,如果______,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②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装置内与1、2处的溶液反应,1处的反应现象是______,2处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用橡胶塞塞紧微型集气瓶口,再反复挤压几次胶头.一段时间,氢气化钠溶液被吸进了微型气体实验器和微型集气瓶中.这是由于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缘故.
查看答案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氯化钙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主要是MgCO
3、MgSO
4和Al
2O
3.

(1)石灰石粉溶解时,Al
2O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BaCl
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加入Ca(OH)
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
(3)检验“滤液”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提高产品纯度.
查看答案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
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
(选填“铜块”、“锌块”、“铅块”).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实验室常采用
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
.
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
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
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