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6分)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 。 (...

(6分)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1                               图2

(1)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     

(2)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3)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表示的是       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t2℃时所得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满分5 manfen5.com

A.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干冰          E.氢氧化钠          F.氧化钙

 

(1)水   (2)加水(或升温)  (3)t2     乙      (4)A C D(全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观察图示并根据溶剂的定义判断,甲、乙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是水,所以溶剂是水。 (2)观察图2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 (3)观察图2可知,ab交于一点时的温度就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1可知,在t1℃时,100克水中溶解的乙物质多,即乙的溶解度大;再结合图2可知,b代表的是乙,a代表的是甲。 (4)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又因为t2℃的溶液是甲的饱和溶液,所以只要能使饱和溶液温度降低的就能让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即只要加到大烧杯中的物质能够吸热即可。 A、冰融于水要吸热,B、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C、硝酸铵溶于水要吸热, D、干冰气化要吸热, E、氢氧化钠溶于水要放热,F、氧化钙溶于水要放热。故答案选ACD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下同)。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铁钳                       B.铁锅                    C.水龙头     

(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3)水龙头表面镀有一层铬,是为防止铁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学校铁门生锈的方法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纳米α—Fe粉”,也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查看答案

(7分)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

内容

 

化学符号

 

2Fe

 

         

满分5 manfen5.com

表示含义

         

1个钠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     ,属于非金属元素。

(2)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   ②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_____。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C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

② 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

将39.5g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钾元素)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58%,则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约为

A. 2.9 g             B. 4.35 g          C. 8.7 g           D. 10.9 g

 

查看答案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Cu ( Fe )

加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B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CO (CO2)

通过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B.乙一定是氯化钠溶液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