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牛奶变酸 C.水结冰 D.食物腐...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牛奶变酸        C.水结冰        D.食物腐败

 

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牛奶变酸的过程中生成了酸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分)在一烧杯中盛有21.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pH   7(填 >、=或<)。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3分)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当地农业生产化肥的使用情况时,某厂生产的尿素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右图是他们看到化肥袋上的标识说明。请阅读标识后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尿素属于化肥中的         (填氮、磷或钾)肥。

(2) 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 根据标识说明计算,每袋尿素中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不低于        千克。

 

查看答案

(6分)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粉末是          

【解释与结论】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5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可以不用)。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1)实验室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正确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混合气体→              →g→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实验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没有将装置C与D的连接处断开,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

(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1) A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 B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使白磷与空气隔绝和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温度达到          的结论。

(3) C实验:试管③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         的情况下是否生锈;试管①中的铁钉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