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 ...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米饭变馊、牛奶变酸、铁锅生锈都是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是物理变化。选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分)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10k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满分5 manfen5.com

(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kg时,废液恰好处理完(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完全转化成氯化钠溶液)。

(2)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3分) 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 + 2H2O        Ca(OH)2 + 2H2↑),氢气供燃烧之需。现有840 g氢化钙固体,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满分5 manfen5.com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下同);其反应方程式为       ;D中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满分5 manfen5.com 

(2)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物质?

[老师提示]1.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

2.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

甲同学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     ②是一种碱;     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         (填数字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甲同学的另一个猜想是正确的,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简述鉴定氧自救器药罐中生氧剂超氧化钾是否需要更换的简便的化学方法       

 

查看答案

(5分)"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和使用将会缓解石油资源紧张。乙醇(化学式为C2H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量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以下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和CO2,应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至右顺序填装置编号)   

正确连接后的装置仍存在不足,请指出其不足之处   

满分5 manfen5.com

(3)装置②中A、B两瓶均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其作用分别是   

(4)写出装置①中所盛溶液名称及该溶液的作用   

 

查看答案

(6分)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A.CO2灭火         B.水电解    C.探究燃烧条件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实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

(3)实验C中盛放白磷和红磷用的是铜片,这是利用铜片的           ;由此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4)实验D中燃烧匙中所盛药品为红磷,实验中红磷要过量,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