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9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9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满分5 manfen5.com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老师说:化学反应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这是科学规律。丙同学根据老师这句话,说:“肯定不是        ” 。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B装置的尾部有水珠生成;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丁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方案设计】 (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氧气 【实验探究】H2    H2+CuOCu+H2O 【思维拓展】 (1)酸性   (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    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解析】 试题分析:【方案设计】(1)氧气的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中,如果木条能够复燃说明是氧气; (2)SO2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3)如果可燃性气体不纯,在点燃或加热时可能会爆炸,而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在实验时在B处加热时,易发生爆炸事故; 根据“化学反应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分析:若生成的气体是氧气,由于O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则必定有H或S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同时会产生氢气或二氧化硫气体,因此,所得气体就不是氧气; 【实验探究】由于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说明有还原性气体参与反应,即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 【思维拓展】(1)因为有氢气生成,而题干提供的信息是“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故应该是铁与酸反应产生了氢气,即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酸性物质; (2)由于SO2不仅易溶于水,而且能与水反应,故也会造成试管内压强减小,也能使液面上升,所以不能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为了更严谨,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时液面上升的情况,再下结论。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碱的化学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往往混有很多杂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CO2。A中分液漏斗盛有足量液体,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和盛有黑色粉末的烧杯。B中试管装有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C中试管装有盐酸。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CO2与Na2CO3溶液也能反应生成NaHCO3

满分5 manfen5.com

(1)K1是打开的,K2是关闭的。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开关放下足够多的液体,发现蜡烛燃烧的更旺。B中的现象是(足够长的时间)_________;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B、C间的导管提前充满水)___________。

(3)C中的气体即为蜡烛燃烧产生的部分纯净的CO2

 

查看答案

(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3)若用右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5分)从HCl、NaCl、NaOH、Na2CO3 、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进行混合。已知往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生此反应Na2CO3+HCl==NaCl + NaHCO3

(1)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里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3)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最多有       种 。

(4)两种溶液混合后无现象,滴加第三种时马上有气泡产生,第三种物质是            。

(5)第一种物质取少量,加入过量的第二种物质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第三种物质,开始无现象,接着有无色气体产生,第二种物质是              。

 

查看答案

(5分)如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⑴交点n的含义为                          

⑵比较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当温度在t1和t2之间时,溶解度a    b。

⑶要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⑷使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      ;要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均可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

(6分)

右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会生锈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           (填“大于”、“ 小于”、或 “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