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3分)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

(3分)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 + N2O4  点燃  3N2 + 4H2O,请计算12.8 g N2H4完全燃烧需要N2O4的质量。

 

18.4g。 【解析】 试题分析:找出相关数据,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析】 设需要N2O4的质量为x。 2N2H4+N2O4  点燃  3N2+4H2O 64    92 12.8g   x           64/12.8g=92/x       x =18.4g             答:需要N2O4的质量为18.4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和氨气(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现象和分析】

(1)A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时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         ,同时看到D中         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5分)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小明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2)小刚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3)小红用此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运动。

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试纸缠绕在小试管外壁,带孔的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试纸很快变红色,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                                             

 

查看答案

(6分)下列是进行O、CO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带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当O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3)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它明显现象。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②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③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石灰水

(4)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试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气体的成分                                                       

 

查看答案

(6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Cl、Na、Ca等7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1)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B、D均为氧化物,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B的化学式为             ,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D均为化合物,且D、B、A、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B和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B的化学式为       ,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有如右图所示的实验,C、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若关闭K2打开K1,将D中溶液滴入A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B中溶液变浑浊;此时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则D为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C.该物质由四种原子直接构成     D.该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