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4分)载人航天工程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舱内气体净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学兴趣小...

 (4分)载人航天工程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舱内气体净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探究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方法。

6ec8aac122bd4f6e

 【查阅资料】

超氧化钾固体(化学式KO2)可作氧气源,用于呼吸面罩,供水下、矿井、高山、高空作业时使用。利用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的原理,可作为密闭系统(如潜艇、宇宙太空舱等)的氧气再生剂。

 【提出问题】

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除了生成氧气以外,还生成什么?

【猜想与假设】(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是氧气和化合物X,X中一定含    元素。

【实验验证】

 (2)兴趣小组同学设法排尽A中的原有空气后依次连接装置A、B、C进行实验(仪器b为U型管,超氧化钾)。装置A的作用是                

按装置A,B,C依次连接,在C装置的后面连接一个量筒,收集氧气所排出的水,可以粗略测量氧气体积,但小敏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利用该装置测得生成氧气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3)小米同学在B装置和C装置之间连接一个与装置C相同洗气瓶,瓶中放半瓶澄清石灰水,反应刚开始瓶中出现很多气泡但石灰水几乎没有浑浊,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出现较大量的浑浊,这现象说明什么                                 

 

 (1)碳和钾,  (2) 包含了长颈漏斗所添加的液体的体积, (3)开始逸出的是氧气,待U型管中超氧化钾反应完后,有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逸出  【解析】 试题分析:(1)超氧化钾(KO2)与二氧化碳(CO2)反应生成氧气(O2)和物质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断出X一定含有碳、钾元素; (2)装置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的作用为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实验;由于在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时,液体也要排出锥形瓶内的一部分气体,所以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3)开始没有产生沉淀,说明开始逸出的是氧气,没有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和超氧化钾反应生成了氧气,而待反应完全后,不能产生氧气,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逸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而使溶液变浑浊。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通过仔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6ec8aac122bd4f6e

(1)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b中应加入(填写试剂名称)           。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c”或“d”)。

(3)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4)小红同学用F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制取氧气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小红通过仔细思考发现F装置图中有一明显错误会造成收集气体不纯,请同学指出              

 

查看答案

(5分)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A、C装置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

(2)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的现象,证明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

(3)A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                         现象。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         。(填字母)。

A.灭火         B.生产饮料        C.光合作用        D.气体肥料

 

查看答案

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食物腐败

C.分离洁净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焚烧大量秸杆                     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元素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A.一个铜原子    B.一个铜元素   C.铜          D.铜元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