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将2.34gNaCl固体溶于103.4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

将2.34gNaCl固体溶于103.4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 AgNO3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的AgCl的质量与滴入的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NaCl+AgNO3=AgCl↓+NaNO3 ).

6ec8aac122bd4f6e

(1)计算A点处生成NaNO3的质量?

(2)计算B点溶液中AgNO3的溶质质量分数。

 

(1)3.4g  (2)2.3% 【解析】(1)由图像可知,当加入100g AgNO3溶液时,NaCl与恰好完全反应,设此时生成NaNO3的质量为x,生成AgCl的质量为y,消耗溶质AgNO3质量为z,得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70  143.5   85 2.34g  z    y       x  (1)  58.5:85=2.34g:x     解得   x=3.4g  (2)  58.5:143.5=2.34g:y   解得   y=5.74g 58.5:170=2.34g:z     解得   z=6.8g 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到A处硝酸银溶液中含有6.8g硝酸银,则B点的继续滴加的溶液中的硝酸银也是6.8g. B点溶液的质量=2.34g+103.4g+200g-5.74g=300g B点溶液AgNO3的溶质质量分数=6.8g/300g×100%≈2.3% 答:A点处生成NaNO3的质量为3.4g,B点溶液AgNO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亮发现家中施肥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了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甲,小刚设计了装置乙进行实验(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均省略).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小明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根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中,你觉得       装置不科学,该装置的问题是                    。另一个装置的优越性还有哪些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化肥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拓展探究](1)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除用以上方法,你还可以设计何种实验方案(要求所选用的物质与(1)属于不同类别)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标号仪器为:a           ,b            

(2)装置A可用作实验室制取O2或CO2的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惠同学从装置A得到启发,在装置A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铜网改成装置B来制取氢气,又用一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试管和矿泉水瓶组合成装置C(夹持仪器都略去)。则B与A相比优点是    ,C与B相比不同之处是      ;而装置B显示的化学反应状态为      (填“进行中”或“已停止”)。

(4)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隔离网改用铁丝做成,则产生的后果是          ,说明金属活动性Fe       Cu(填“=”或“>”或“<”)

 

查看答案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4)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         

(5)现有10 g 的甲和60 g 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4 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Vc”属于__________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3)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这些“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_______片;

②当这些“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________g;

(4)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溶液的PH____7

 

查看答案

(1) 现有6种物质:A.磁铁矿;B.水;C.干冰;D.纯碱;E.氮气;F.熟石灰。请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_;  

②可用于高炉炼铁的原料的是_________;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④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含义: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② 2H20___________;

③两个氮原子____________;            ④ 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