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一个汞原子 (2)两个亚铁离子
(3)三个硫酸根离子 (4)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是+3价_____
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5.6g含有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19g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铝和铜 B. 镁和锌 C. 锌和铜 D. 镁和铝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5分)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所有反应均恰好完全):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取实验(1)所得溶液,加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不含有 。
(3)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取实验(1)得到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为红色。
②乙同学:取实验(1)得到的溶液,先加入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为红色。
两位同学通过实验都得出“白色粉末中含有NaOH”的结论。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乙同学在实验中先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