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燃烧是放热反应
B.HCl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
C.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
D.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筋混凝土就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
B.将地沟油回收再加工为食用油,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
C.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3分)硫化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炭粉还原法生产硫化钠(Na2S),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上述流程中,获得固体A的操作是 ,固体A的化学式为 。
(2)若“煅烧”所得气体是分子个数比为1∶1的两种碳的氧化物,则“煅烧”时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分)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俗称为 。
(2)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能转化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分)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下左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曲线上M点表示 。
(2)下图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图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①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②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填“改变”或“没有改变”)
③ 和 离子实质上没有参加反应。
(3)根据乙图进行的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