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瓷碗破碎 C.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瓷碗破碎

C.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D、湿衣服晾干

 

A 【解析】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CO2、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

6ec8aac122bd4f6e

结论

含有CO、H2、H2O(气)

含有CO、H2、CO2

含有CO、H2、CO2、H2O(气)

②装置D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点燃尾气,火焰呈    色.

③丁认为,由于他们对装置    (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分析不同而导致结论有差异.根据碳酸盐可转化为CO2的性质,丁利用上述实验结束后装置内药品和某种常见试剂进行实验,证明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请写出丁的实验操作过程与现象   

 

查看答案

某氢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6ec8aac122bd4f6e

①操作A的目的是使    ,X溶液中溶质是     

②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                   

③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   (填化学式).取所得KCl固体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   色.

④若样品中含80gKCl,理论上最终所得KCl固体的质量   (填编号).

a.大于80g        b.等于80g        c.小于80g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取10g某氯化钠溶液,滴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0.02mol白色沉淀.

①计算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用15%的氯化钠溶液侵泡瓜果片刻可以起到消毒作用.要使①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5%,可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填“氯化钠”或“水”)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试验:

I.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II.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中x的值为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I

50.0g

1%

0.1g

9mL

II

50.0g

2%

0.1g

16mL

III

50.0g

4%

0.1g

31mL

6ec8aac122bd4f6e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得快.

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②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序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