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6ec8aac122bd4f6e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

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4分)(1)气态   (2)沸点      有     (3)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解析】(1)因为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则说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由表格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钠燃烧时温度高于其沸点,所以有火焰产生 (3)可能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CO等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P点的意义是                     

(2)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查看答案

2012年1月份,广西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重金属镉具有毒性,长期过量接触镉会引起慢性中毒,影响人体肾功能。此次龙江污染处置目前主要使用“弱碱性化学沉淀法应急除镉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往江水里投放烧碱或生石灰,提高pH值让水呈弱碱性,使镉不溶于水并从水中分离,形成碳酸镉、氢氧化镉细小颗粒。而往江水里投放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是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细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沉淀到河底。

(1)上述除镉技术所投放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2)已知镉元素的原子序数是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则镉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                 (写化学式)。

(2)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原因是                       

(3)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现有①黄瓜②豆腐③馒头④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

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教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

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

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查看答案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