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亚洲位...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C.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四大洋中,亚洲没有直接濒临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亚洲地域辽阔,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划分为的区域有(  )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4.亚洲有众多地理之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

C.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5.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据此分析,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南部高,北部低 C.西部高,东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

 

1.C 2.B 3.D 4.D 5.D 【解析】 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A.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A错误; B.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B错误; C.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C正确; D.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D错误。 故选:C 2.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没有濒临大西洋;依据题意,故选:B。 3.亚洲地域辽阔,按地理区域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依据题意,故选:D。 4.A.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故A正确; B.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故B正确; C.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故C正确; D.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故D错误; 故选:D 5.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造成许多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

(1)乙、丁两大地区的分界线B大致位于_______(山脉、河流)一线。

(2)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主要处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地区是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3年5月3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试通水开始,这标志着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开工建设向通水达效的转变。读南水北调东线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      (河流)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2)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补充的江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调入蔷薇河,缓解了连云港用水不足的问题。生活中,好习惯可以节水。请谈谈你在节约用水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至少回答2点)

(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至少回答2点)

 

查看答案

读俄罗斯矿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是传统的欧洲的国家。图中,①是亚欧两洲的分界__________山脉。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大多向北流,最后注入B_______洋。

(3)俄罗斯的首都A是_________

(4)俄罗斯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_______

(5)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________工业发达。

 

查看答案

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有

A.原料 B.土地 C.能源 D.技术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铁路线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主要包括

A.京包线、包兰线 B.宝成线、成昆线

C.陇海线、兰新线 D.京沪线、沪杭线

2.甲省份的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分别是

A.皖  合肥 B.豫  郑州 C.陕  西安 D.甘  兰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