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北京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

    北京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水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自然资源

④气候资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北京(    )

A.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B.雨季较长,降水量大

C.地处平原,河湖众多 D.人口多,水资源匮乏

3.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    )

①屋顶绿化

②铺装透水砖

③保护森林,增加绿地

④提高水价

⑤家庭节约用水

⑥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1.A 2.A 3.B 【解析】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能源(不是气候资源),故选A。 2.“海绵城市”是指,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故选A。 3.“海绵城市”是指,在雨季时增强对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时可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屋顶绿化,铺装透水砖,保护森林,增加绿地,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等,而提高水价和家庭节约用水属于节约用水的举措,不属于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这里的“雪山”是指(    )

A.祁连山 B.喜马拉雅山 C.唐古拉山 D.昆仑山

2.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利于发展(    )

A.灌溉 B.航运 C.发电 D.养殖

 

查看答案

2018年9月1日,伴随着连日的降水,内蒙古的根河市已开始陆续供暖。此时的北京秋意渐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你在北京汗流满面露着腰,我在根河烤着暖气吃雪糕。”这句话描述的是两地的(    )

①气温差异      ②降水差异      ③气候差异      ④天气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影响北京和根河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拔高低 D.面积大小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0年我国四个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广东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河南省 D.西藏自治区

2.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    )

A.基数大 B.增长速度快 C.老龄化严重 D.地区分布不均匀

 

查看答案

    2012年7月29日,因连续降雨,使得太原一旧关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出现险情。上午10时,太旧方向415千米处出现山体滑坡。事发后,交警果断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了塌方路段的交通安全管控。22时许,事发路段恢复畅通。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此次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滑坡 B.连续大雨导致滑坡现象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2.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④废弃该公路,重建一条新的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众多的爱好者投身到冰雪运动中。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为(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2.图示地区,滑雪场滑道所处的地形部位及其主要原因(    )

A.山脊、滑行速度快 B.陡崖、凶险刺激

C.山谷、降雪易堆积 D.山顶、视野开阔

3.图中两滑道(    )

A.L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其雪质较好

B.M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其风速较大

C.L滑道适合中高级滑雪者,因为其坡度较小

D.M滑道适合初级滑雪者,因为其坡度小、较安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