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甲山脉名称为________,地形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甲山脉名称为________,地形区乙为________,地形区丙为________,它们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

(2)图中有我国第一大河________,该河流发源于________省,注入________海。

(3)该河流有“水能宝库”之称,图中①、②两地适合发展水电的是地点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该河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被称为________

(4)该河的水文特征有利于航运的有________

①干流长②无结冰期③多支流④汛期长⑤流域面积广⑥流量大

(5)该河中下游支流众多,分布着与河流相通的湖泊.随着近年来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增加,湖泊沿岸的人们开始在湖泊中修筑圩垸,造田耕种或建房,使湖泊面积________(如图2),造成湖泊调蓄能力降低.针对上述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工降雨  B.退田还湖  C.修建水利枢纽  D.加固堤坝

 

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二长江青海东①在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落差大,水流湍急黄金水道①②③④⑤⑥减少B 【解析】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甲山脉名称为横断山脉,地形区乙为云贵高原,地形区丙为四川盆地,它们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该河流发源于青海省,注入东海。 (3)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图中①在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落差大,水流湍急,该点适合发展水电,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被称为黄金水道。 (4)长江干流长、无结冰期、多支流、汛期长、流域面积广、流量大,有利于发展航运。 (5)长江中下游支流众多,分布着与河流相通的湖泊.随着近年来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增加,湖泊沿岸的人们开始在湖泊中修筑圩垸,造田耕种或建房,使湖泊面积减小,造成湖泊调蓄能力降低.针对上述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退田还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________;⑥________

(2)写出山脉⑥两侧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3)写出山脉⑤西侧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

(4)图中地理事物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________高原,“地面平坦”“牛羊成群”的是________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的⑧是________高原,“紫色盆地”之称的⑦是________盆地。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夏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D地位于第________阶梯,H是________盆地,该地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图中E是________平原,该地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

(4)图中G是________山脉,该山脉一月平均气温接近于________℃。

(5)图中A、G、K三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6)图中K盆地是________盆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

(7)图中A是________高原,该地位于________带(温度带)。

 

查看答案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

(2)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3)黄河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③是________水利枢纽;著名的水电站④为________水电站.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高原.

(5)黄河中游存在的忧患是________;下游存在的忧患是________________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我国温度带划分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④________带;⑥________区。   

(2)图中温度带⑥与温度带③④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与第________级梯分界线基本一致.   

(3)温度带②③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剖面图是沿着哪条纬线绘制的?(    )

A. 20°N附近    B. 30°N附近

C. 40°N附近    D. 50°N附近

2.甲区域与乙区域比较(    )

A. 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B. 气候干旱,灌溉农业发达

C. 黄土深厚,水土流失严重

D. 地形崎岖,温带落叶林茂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