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甲 _____,乙_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甲  _____,乙_______

⑵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甲地海拔大约是_____米。

⑶由于图缺少地图“语言”中的_________,所以无法计算甲丙之间的实际距离。

⑷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图示虚线为爬山线路,要上山比较轻松必须从C、D两地中的_______地出发。

⑸小溪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

 

(1)山峰(山顶) 鞍部 (2)200 1200~1400米之间的任一数值皆可 (3)比例尺 (4)山地 C (5)自西南向东北流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读图可知:A的海拔是600米,B的海拔是800米,所以A、B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800-600=200(米),甲地海拔大约是1200~1400米之间; 因为图中没有比例尺,所以无法计算甲丙之间的实际距离; 图中的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所以是山地;C、D两处的等高线可以看出,C处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上山轻松些; 由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小溪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______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点先进入黑夜。昼夜交替的周期为______。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______。

(4)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______带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三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图名)

(2)说一下活动分别需要用到三幅图中的哪一幅:(填写图号)(   )在北京旅行、办事。(   )确定北京在我国的大致位置。

(3)计算出国家图书馆到天坛公园的实际距离:______千米。

(4)比较三幅图,归纳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情况下,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小和图上内容的详略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查看答案

读“经纬网局部图”和“地球温度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点的经度、纬度__________

(2)经纬网图上:D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C点位于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3)对照“经纬网图”和“地球温度带示意图”看出:全球共划分为______ 大温度带,经纬网中的B点位于_________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4)中国领土跨纬度较广,其中领土最北端53°N,最南端4°N。下列关于中国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大部分处于热带     B.中国领土有少部分处于寒带

C.中国全部处于北温带     D.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少部分处于热带,没有寒带

 

查看答案

读下图“等高线(米)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 山顶    B. 丘陵    C. 高原    D. 盆地

2.李村位于图中最高山峰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查看答案

读材料:贝贝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米)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大家在登山过程中要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判断陡崖位于图中(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是图中比较高的那座山。”请根据图判断老师所说的山顶的海拔是(    )

A. 400米    B. 300米    C. 600米    D. 400~500米

3.老师告诉同学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体的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ABCDE五个部位依次是指(    )

A. 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B. 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C. 鞍部、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D.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