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根据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河南平顶山地区旱死的农作物. 材料...

根据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河南平顶山地区旱死的农作物.

材料二:2014年7月至8月中旬,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其中辽宁、吉林东南部、河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辽宁、吉林降水量分别为106.9毫米和138.3毫米,分别较常年偏少63.3%和47.5%,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河南降水量111毫米,较常年偏少59.5%,为1951年以来次少.全国有17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其中,河南、辽宁出现重度以上干旱.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______ 、 ______ .(填大洋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的叙述,下列哪个地区不在此次气候事件的范围? ______

A.辽宁省    B.河南省   C.河北省    D.浙江省

(3)对于这次气候事件的原因的叙述,合理的是 ______

A.夏季风较强,来得早退得晚

B.夏季风实力弱,来得晚退得早

C.这些地区离海洋较远

D.这些地区处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背风坡

(4)应对这样的气候事件,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太平洋;印度洋;D;B 【解析】 我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1)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 (2)2014年7月至8月中旬,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其中辽宁、吉林东南部、河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3)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题干中夏季风较弱,来得晚退得早,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4)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面对灾害的方法主要是:植树造林,发挥森林储水的能力.南水北调,扩大水的来源;节约用水,培养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提高水的利用率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表示季风区的是 ______ ,表示非季风区的是 ______ .(填字母)

(2)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______ (“海洋”或“陆地”),盛行的是偏 ______ (“南”或“北”)风,下列符合夏季风的描述的是 ______ (填下列选项字母).

A.带来寒冷干燥气流

B.带来温暖湿润气流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有关图中的地理事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是季风区,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

B. B是非季风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C. ②是阴山,为东西向的山脉

D. ①是大兴安岭,为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

 

查看答案

影响我国东部冬季风的风向是(  )

A. 东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观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 “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查看答案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关于我国气候及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高温

B. 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 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D. 我国旱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