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毫米等...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图中的甲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图所示气候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区,其特点是________ 。   

(4)A区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C、D两区域农业以________为主。   

(5)图中①是________山脉,D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6)图沪昆高铁穿过的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有________个。

 

(1)400 (2)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3)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4)甘蔗;畜牧业 (5)昆仑山;干旱 (6)3 【解析】 (1)B区域是北方地区,D区域是西北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图Ⅰ中的甲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 (3)图Ⅱ所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B表示的北方地区,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图中A区域是北方地区,这里的糖料作物是甜菜;C、D两区域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5)图中①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D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6)图Ⅲ沪昆高铁穿过的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云南省和贵州省两省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读图完成小题。

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 “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 “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 “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2.“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

A. 大致位于30°N附近

B. 与一月10℃等温线基本吻合

C. 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吻合

D. 与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基本吻合

3.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色中国”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B. “银色中国”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C. “绿色中国”拥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 “黄色中国”拥有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查看答案

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区域,原因是(     

A. ④ 海拨高,气温低       B. ③ 纬度高,气温低

C. ② 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气温低       D. ①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低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三省的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B. 都江堰调节了岷江的径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长江三角洲的西湖和周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D. 秦岭一淮河是水田和旱地的界线,也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查看答案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不吻合的一个是(  

A. 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查看答案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两侧景观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分界线中,大致经过秦岭附近的是

A. 半湿润区和半干早区的分界线    B.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 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北的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河网密布    C. 民居的墙体较厚    D. 冰川广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