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阅读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提供的甲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在坐标图上...

阅读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提供的甲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在坐标图上绘制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2)比较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判断:甲地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约为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约为       ℃。气温年较差为       ℃。该地月降水量超过100豪米的月份是      月至     月。

(3)比较分析可见: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不同特征是                                          

(4)据此分析出,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甲                ,乙              

(5)以下城市中可能与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可能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北京    B、希腊的雅典    C、泉州    D、伊拉克的巴格达

 

⑴略⑵7 28 1 4 24 4 9 ⑶冬冷夏热 甲地降水多集中夏季而乙地则集中冬季⑷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⑸C B 【解析】 一般地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时,可以先绘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在右侧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的刻度;将资料中的各月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将资料中的各月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上相同的颜色或斜线,绘出逐月降水量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就可以估算各月气温值和降水量,再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判断气候类型。 (1)一般地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时,将资料中的各月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将资料中的各月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画上斜线,绘出逐月降水量图。 (2)从甲地气候资料图中得知,气温最高月为7月份,气温值为28℃,气温最低月份为1月份,气温值为4℃,所以甲地气温分布特征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为4~9月份;从乙地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降水季节分配特征为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3)甲、乙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得出,甲、乙两地都是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气温变化相似,而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量与气温的搭配不同。 (4)从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其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其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 (5)A.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不符合题意;B.雅典为地中海气候,与乙地相符合;C.泉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甲地相符合;D.巴格达为热带沙漠气候,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读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完成题目。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实践步骤: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③把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水杯C放在阴凉处。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水珠的是________,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上图中P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并分析降水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____________;气候特点____________;降水成因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  )

A. 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B. 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C. 地势对气温的影响    D. 洋流对气温的影响

 

查看答案

同学们学习了气候这一章节,了解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以下是七年级21班几位同学对气候两大要素的回答,正确的是

A. 阴晴、风雨    B. 气温、降水    C. 降水、风向    D. 干、湿

 

查看答案

某地处于温带,降水季节差异大,夏季多雨,图中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当中国盛行偏南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河水上涨,进入枯水期    B. 南非高原大部分地区都一片葱绿

C. 刚果盆地寒冷干燥    D. 开普敦正处温和多雨的季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