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题文)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

(题文)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 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解析】 以上四句诗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气温日较差大,“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是南北气温差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指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的影响,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读“一带一路”路线图,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

1、新亚欧陆桥经济带(西北方向):通过新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2、中蒙俄经济带(东北方向):连接东三省,向东可以抵达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到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现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

3、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西南方向):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4、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路):福建为核心区,通过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长江经济带,包括长江干流2838公里,长江流域7.1万公里的河流,它覆盖我国11个沿江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贯穿东中西。

6、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当然,21世纪新丝绸之路陆上经济带,还应包括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蓉新欧(成都、新疆、欧洲)和义新欧(义乌、新疆、欧洲)等发展轴。

(1)路线2经过俄罗斯,该国在亚洲部分的河流大多____,该国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部分,其远东最大的港口是________。

(2)路线3经过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等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居民,共同信奉的宗教是____。      

(3)路线4途中经过的海峡是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两岸是___________气候。其终点的气候属于_____(哪个季节降水)形气候

(4)路线6经过我国的___________线,该线穿过____类干湿地区。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b为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时,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c为该地某日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a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凸面镜设在图a中①、②、③三地中的   处最合适。

(3)甲、乙、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较大城市的是      ,理由是       ;丁湖为         (内流湖或外流湖)。

(4)由图C可知,该地区此时的气候特征是     

 

查看答案

如图为4处“聚落景观图”,

图中,以渔业生产方式为主及工业生产为主的聚落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甲    D. 丁、乙

 

查看答案

读图,

图中城镇集中分布在(  )

①热带地区②河流沿岸③沿海平原④交通干线沿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 世界上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C.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

D. 乡村聚落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