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我国幅员江阔,地域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我国幅员江阔,地域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确定此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等明显不同。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溉

B.湿润半湿润,四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C.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二或三,水稻为重点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3)位于A地区,被称为“黑土地”的地形区是       

(4)B地区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因盛产        ,被称为“东方甜岛”。

(5)C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在一些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

(6)D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气候(2)B(3)东北平原(4)台湾岛;甘蔗(5)高寒;河谷(6)自东向西距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解析】 整体该题以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和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概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确定此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等明显不同;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溉;秦岭-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二或三,水稻为重点;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期;秦岭-淮河线是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故答案选B。 (3)读图可知,位于A地区,被称为“黑土地”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4)读图可知,B地区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 (5)读图可知,C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在一些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6)读图可知,D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东向西距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长江和黄河水系示意图”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干流共同流经        省。长江流经A        (山脉),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最终注入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图中看出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的        游河段。

(3)黄河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和B        ,被称为“塞外江南”。

(4)黄河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初春时节易发生凌汛,图中①②③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的是        河段。

(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下面列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一些重要原因,请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措施)。

 

查看答案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和“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和美国本土共同濒临的大洋A是       

(2)欧洲西部和美国的居民大多信仰        教,他们经常到教堂做礼拜。

(3)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主要原因是:        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

(4)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图中数字代表的农业带(区)分别是        。(填字母)

A.①乳畜带②玉米带③小麦区

B.①玉米带②乳畜带③小麦区

C.①小麦区②乳畜带③玉米带

D.①乳畜带②小麦区③玉米带

(5)美国和中国发展水平不同,国际上把美国与中国之同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

 

查看答案

读“‘一带一路’海上丝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海峡A是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是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C国家和D半岛都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3)C国家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时间分配很不稳定,        灾害频繁。

(4)“海上丝绸之路”联系了东南亚和欧洲西部,这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东南亚比欧洲西部更吸引中国游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①和中国山水相连,距离近②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③热带风光旖旎,具有新异性④华人和华侨比重大,语言沟通障碍小,有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⑤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     地区。

(2)A处人口稀疏,原因是     

(3)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     半球。

(4)B大洲除了严寒外,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因此该大洲还被称为地球上的“     ”。

(5)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海拔是        米。

(2)A山峰在B山峰的        方向。

(3)若B山峰的气温是18℃,仅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则A山峰的气温约是       

(4)图中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急的是       

(5)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计算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