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案例探究: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

案例探究: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图中①②③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①②③气候区分别对应城市               。由此可以看出造成这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

(2)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填数字);而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     气候。该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

(3)气象工作者在如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处的气温约是     ℃;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     

 

乙;丙;甲;纬度位置;⑥;温带大陆性;由东西两侧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海陆位置;10;多 【解析】 (1)据图观察,①主要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与乙图相吻合;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②气候区的是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位于③气候区的是甲;这种不同季风气候的分布主要是由于其纬度位置的高低不同造成的。 (2)案例二 据图分析,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为⑥地中海气候和⑤温带海洋气候;而北纬30°-60°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该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多到少,再增多 。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的海陆因素。 (3)案例三,青藏高原的地势较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B处海拔比C处多(1000米-200米=800米),故气温降低800米/1000米×0.6℃=4.8℃,故为10℃;降水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海陆差异对气温的影响”,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材料:沙子、清水、相同型号容器2个、温度计2支。

探究过程:露天放置的两个杯子,杯子A里放的是沙子,杯子B里放的是水。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三次测量数据如图1所示:

探究结论:

(1)实验数据验证了:中午,水和沙子同时受热,水比沙子受热     ;傍晚,充分散热后的温度不同,可以验证沙子比水散热     

拓展应用:

(2)在冬季,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对比较低的是     

(3)如右图是7月某地等温线分布图,虚线表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从南北半球来看,该区域位于     (南或北)半球,甲、乙两地中位于海洋的是     ,判断依据是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代表的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地,AB代表的山地叫     坡,CD代表的山地叫     坡。

(2)若A点气温为15℃,海拔约为600米,B点海拔约为2100米,那么B点气温约为     。由此可见,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3)小美女、小帅帅们,通过以上答题你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2)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7月份气温较高的是     

(3)右图所示区域应该位于     半球的     (季节)。

(4)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5)A处位于     (地形区),此处等温线出现较大弯曲的原因是     

(6)南半球等温线相较北半球     (弯曲/平直),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造成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不同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地形条件不同    D. 分别受不同洋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经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A地位于沿海地区,C地处于迎风坡,两地降水多

B. 地形的影响,A处海拔低,C处海拔高

C. A地在沿海,C地海拔高,两地气温较低

D. 海陆位置的影响,A处距海近,C处距海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