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图说资源利用。下列漫画反映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

图说资源利用。下列漫画反映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小鸟的悲哀》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家园的现象。____

(2)《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____

(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林地使林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象。____

(4)《就地取“材”》反映了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____

(5)滥伐森林,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____

(6)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____

 

(1)√ (2)× (3)× (4)√ (5)√ (6)× 【解析】 (1)《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生活家园的现象。 (2)《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象。 (4)《背井离乡》反映了水污染严重,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 (5)滥伐森林,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6)乱占耕地,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草原地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岛近海地区一年一度的“鲅鱼节”。节日里望着大量新鲜的鲅鱼上市,渔民和市民的脸上乐开了花,共同分享来自海洋的恩惠。

材料二 6月1日12时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给我们的海洋休养生息的机会。近年来我国近海已经很难捕到鱼了,有些鱼在近海甚至绝迹,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1)青岛近海渔业资源丰富,请列举青岛近海适宜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

 

(2)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结合材料二,从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分析导致枯竭的主要人为原因           ,应该采取什么解决措施?

(3)作为海洋大省的公民,你应该为家乡的“蓝色经济”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南水北调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为主要目标,中线调水工程输水干渠沿线城市呈条带状集中分布,水渠地势较高,可自流供水,十分便利。因此,国家优先实施中线调水工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________,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

(2)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________山以东的________平原往北。图中A省的简称是________

(3)中线远期引水工程,将直接调用________水库的水,中线与东线工程相比不具备的优势是东线可以利用________运河作为引水干渠。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A             ,B             

C             

(2)自然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_______    部季风区,    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则需实施   引水工程。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我国三种主要能源产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A所代表的是     ,图例B所代表的是    ,图例C所代表的是    

(2)C所代表的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

(3)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   工程可以把新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以缓解这里的能源紧张状况。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②类型所在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4)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非常不合理,作为中学生他们应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两条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