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题文)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 (山脉)是我国四...

(题文)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  (山脉)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图中F是  ▲  盆地,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  ▲  运输方式将天然气运送至G区域所在的  ▲  工业基地。

(3)D河流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  ▲  河,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  ▲  高原。

(4)图中C界线大致与  ▲  (400、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一致,以西地区农业部门以  ▲  业为主。

(5)图中B为我国第一大岛——  ▲  ,它西隔台湾海峡与  ▲  省相望。

(6)图中E为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地区,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  级阶梯。

 

(1)秦岭 (2)塔里木管道 沪宁杭 (3)黄 黄土 (4)400 畜牧 (5)台湾岛 福建 (6)青藏 一 【解析】 图中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输”是指采用管道运输方式,运送至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河段,黄河中游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致使河流泥沙大增。 根据该线的延伸和分布特点可判断为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该线以西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图中B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它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的福建省相望; E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其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  ▲  位。

(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  ▲     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  ▲ 、铁等资源丰富。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  部(东南、东北),濒临  ▲  洋。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回答问题。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三个大洋,图中的C是  ▲     洋,③处位于印度半岛,此地气候特征与上图中的  ▲  图(填“甲”或“乙”)所示一样,气候类型为  ▲   气候(热带季风、热带沙漠)。

(2)M为  ▲   洲,它与非洲的分界线为  ▲     运河。

(3)图中虚线表示北回归线,该线附近④处降水 ▲  。(多、少)

 

查看答案

(题文)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比例尺测算,若甲乙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为  ▲   米,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  

(2)图中A为  ▲ ,B点海拔是  ▲   米,目前气温为10℃,那么城镇的气温不低于   ▲   ℃。

(3)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 该小河应位于   ▲   (C或D)处。

(4)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   ▲  

 

查看答案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不包括  ▲ 

A. 黑龙江省    B. 吉林省    C. 辽宁省    D. 河北省

2.图中a表示东北三省西倚的山脉,它为  ▲  走向。

A. 东北—西南    B. 西北—东南    C. 东西    D. 南北

3.图中b表示的铁路干线是  ▲ 

A. 京沪线    B. 京包线    C. 哈大线    D. 京哈线

4.图中c 表示我国的邻国,它是  ▲ 

A. 俄罗斯    B. 朝鲜    C. 韩国    D. 日本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四城市中,位置最北的是 ▲  ,年降水最多的是     ▲ 

A. A  C    B. A  D    C. D  A    D. C  B

2.读图判别A,B,C,D四城市依次可能为 ▲ 

A.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B. 广州 武汉  北京  哈尔滨

C. 武汉 北京 哈尔滨  广州    D. 北京 武汉  哈尔滨  广州

3.导致四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 洋流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纬度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