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    (有或无)结冰现象。

(2)甲区域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大部分地区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可知,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           游河段,对该河段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陡坡地建梯田    B.植树种草    C.加固河堤       D.修路采矿

(4)图中所示铁路干线A的名称是       线,它连接了我国甲区域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乙区域的       工业基地。

(5)北回归线经过我国南部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最西部的B省简称是        ,该省西部的C         山脉,为乙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

(6)下图为丙区域东西向景观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增加或减少)。

 

(1)有(2)C(3)中B(4)京沪长江三角洲(5)云(或滇)横断(6)减少 【解析】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河流会结冰。 (2)甲区域是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3)从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可知,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从内蒙古河口至河南省的陕县,其他河段的含沙量更小。 (4)图中所示铁路干线A是从北京到上海的京沪线,它连接了我国甲区域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乙区域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盛广东盛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简称分别是,台、粤、桂、云(或滇),C是横断山脉,为乙南方地区与丁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6)丙地是我国的西北地区,植被由西向东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主要远洋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轮船从中国大连出发,经马六甲海峡、A              洋、红海,可到达B        

沿岸,该地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

(2)航线所经过的C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主要由中南半岛和             群岛组成;D

半岛上有世界第           人口大国,该国2011年人口达到12.1亿。

(3)E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这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              (填语言)。

(4)除E地区外,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也很丰富,其工业基础雄厚,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                (重或轻)工业发达。

(5)F地区大部分气候温和湿润,草场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以               为主。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6)航线还可到达G地区,那里是矿产资源的宝库,其中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A.铁矿   煤     B.金刚石   黄金   C. 铜  铁矿    D.金刚石 铁矿

 

查看答案

澳大利亚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下列属于该国特有动物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热带国家    B. 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C. 都盛产咖啡    D. 都是西半球的国家

2.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A. 南北合作    B. 南北对话    C. 南南合作    D. 南南对话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建筑为青藏地区农区和城镇多见的

A. 窑洞    B. 竹楼

C. 平顶碉房    D. 四合院

 

查看答案

读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冬寒夏凉,只有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位于上图中的河谷农业区是

A. 雅鲁藏布江谷地    B. 宁夏平原    C. 河西走廊    D. 河套平原

2.上图中两大牧区的土地资源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A. 耕地    B. 草地    C. 林地    D. 戈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