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塔里木盆地沙漠与绿洲”图,回答问题。 1.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读“塔里木盆地沙漠与绿洲”图,回答问题。

1.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

A. 绿洲    B. 沙漠    C. 盐沼泽    D. 高山

2.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1.A 2.C 【解析】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以南,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但由于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在这里形成了许多绿洲。 1.由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这里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以发展灌溉农业,故选A。 2.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自然因素是水源,这里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和盆地边缘,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河西走廊农业发达,是西北著名的粮仓,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 黄河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一盆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盆地中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常常飞沙走石,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哺育着一块块绿洲。

1.该盆地是(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2.该盆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我国北方地区    B.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C. 受冬季风影响大    D.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查看答案

读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示意图及相关文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印度和巴西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图中①所示城市是印度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是该国最大棉纺中心。图中②所示城市是巴西最大港口城市,人口1400多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发达,是该国经济中心。巴西高原中部平均海拔大于1000米,夏热冬暖,气候宜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城市③位于巴西高原腹地。

(1)巴西与大西洋的位置关系可描述为   

(2)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    的国家;从气候来看,纬度低,热量    ;从地形来看,以    为主……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请从位置、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促进城市①、②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4)巴西对外战略环境安全,但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将首都从沿海的城市②迁到了内陆的城市③。请根据图文信息简要分析迁都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有关汉江流域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我国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水系流域示意图,其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过去没有很好理解和尊重东西部差异,在开发利用中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湖泊等湿地面积减小,水体污染严重等。

(1)秦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大致与我国冬季    ℃等温线吻合,大致与我国    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汉江主干总体流向可表述为   

(3)汉江流域东西部农业发展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形以    为主,河谷农业和   业比重较高;东部地形以    为主,    业占绝对优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4)请根据图文材料,分别对汉江流域东部和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一条可行措施。

 

查看答案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所有河流均为外流河,淮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读安徽省年降水量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省降水空间分布最主要的特征是

A. 由东向西递减    B. 由南向北递减

C.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D. 平均分布

2.下面对图中虚线闭合等值线区域①年降水量的分析,正确的是(注意:年等降水量线判读方法与等高线判读方法一致)

A. 河流源地→海拔较高→夏季风被迫抬升→多地形雨→1400mm—1600mm

B. 河流源地→海拔较高→夏季风被迫抬升→多地形雨→1600mm—1800mm

C. 河流注入区域→盆地地形→夏季风到达较少→降水少→1000mm—1200mm

D. 位于1200mm等值线与1400mm等值线之间→1200mm—1400mm

3.淮河干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极易出现涝灾。观察淮河干支流分布状况,可以推断淮河干流最易出现涝灾的时段是

A. 冬季干流以北流域降水时

B. 夏季干流以北流域及源头流域同时降水时

C. 夏季干流以南流域降水时

D. 夏季长江流域降水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