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中国局部地形图和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本区内自然事物的说法...

读图中国局部地形图和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本区内自然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第二大河,是右图中的甲河

B. 甲、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B地形区

C. A山南侧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 ③地形区东北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2.右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乱砍滥伐    B. 物种减少    C. 过渡开垦    D. 水污染

 

1.A 2.A 【解析】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东部大部分地区河流最终注入海洋,是外流河,西部多内流河,其中最长的两条河流是长江和黄河,目前两条河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1.关于本区内自然事物的说法,①是我国第二长河,是右图中的甲河,第二长河是珠江;甲、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B地形区;A山南侧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③地形区东北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故选A。 2.由右图可以看出,两条河流反映出的问题是由于中上游的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响应“中国梦”的号召,某校组织部分学生于暑假进行“美丽中国之旅”,具体旅游路线如下图,读“美丽中国之旅”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美丽中国之旅”的出发省级行政区与右图中轮廓、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 云南省—滇—贵阳    B. 广东省—粤—广州

C.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D. 湖北—湘—武汉

2.在旅行过程中,学生感觉气温最低的和昼夜温差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

A. 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 黑龙江省、广东省

C. 西藏自治区、广东省    D. 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查看答案

下图“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  )

A. 位于西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点

B. 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C. 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 全部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2.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产业基地,下列哪座城市拥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硅谷”(  )

A. 洛杉矶    B. 休斯敦    C. 纽约    D. 旧金山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二十四节气图回答问题

1.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的形状    D. 地球的大小

2.立春时赤峰昼夜变化情况是 (    )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D. 昼夜没变化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为(  )

A. (30°N,90°W)    B. (30°S,90°E)

C. (30°N,90°E)    D. (30°S,90°W)

2.图中属于中纬度的点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北京将举办所有冰上项目,张家口将举办大部分的雪上项目。张家口主赛场山地的海拔高度约 800—2200 米,年累计降雪约 140 毫米,积雪深度约 1600 毫米。

材料二:雄安新区规划定位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四个分项定位为,即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材料三:雄安新区位置图

(1)材料二中所述“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冀”是指  ▲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 图中的B 省主要的少数民族  ▲ 

(2)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能反映北京的气候特征的是  ▲  (选填序号)

         A                 B                  C                 D

(3)“四月的白洋淀, 堤岸垂柳吐绿, 淀中清风徐徐, 水鸟低飞”, 在雄安新区建设中, 白洋淀主要承载的任务是  ▲  (选填序号)  

A.构建高效交通网     B.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C.建设现代智慧城市   D.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4)根据材料和图,分析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  (不少于两条)。

(5)瑞士的达沃斯也是世界著名滑雪场,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也在这里举行,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有人把“世界乱象”(如难民、贫困等)归咎于国际经济合作,你是否赞成?

  ▲  。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