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日本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的地形特征是 A. 以山地为...

读日本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的地形特征是

A. 以山地为主    B.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C. 山地分布在日本的南部    D. 地势北高南低

2.关于日本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流速平稳    B. 流域面积小    C. 河流短小    D. 流量季节变化大

3.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濒临日本海沿岸的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它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这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亚欧板块和大西洋板块    D.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该国的城市和工业区多分布在

A. 太平洋沿岸    B. 日本海沿岸    C. 内陆地区    D. 日本境外

6.属于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A. 海运便利    B. 人口稀少    C. 资源匮乏    D. 国土面积狭小

 

1.A 2.C 3.D 4.D 5.A 6.A 【解析】本题组考查日本的地理概况。 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2. 日本受冬季风控制时,风从日本海吹来,东京具有温和湿润气候特征。故选C。 3.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故其流域面积小,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不大。但其河流流速快。故选A。 4.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太平洋沿岸位于海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而日本海沿岸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D。 5.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它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两大板块交界处,故选D。 6.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日本经济造成 巨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该国的城市和工业区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故选A。 7.日本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能源,出口工业产品,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中俄在经济上的互利合作不断巩固深化,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读俄罗斯主要自然资源、交通和工业区示意图(图)及2015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统计表(表),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俄罗斯工业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欧洲部分    B. 乌拉尔工业区位于亚洲东部

C. 圣彼得堡工业区位于太平洋沿岸    D. 莫斯科工业区位于欧洲部分

2.俄罗斯与我国的贸易往来大多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3.关于俄罗斯铁路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部密集,北部稀疏

B. 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C. 以圣彼得堡为中心,建有放射状的铁路网

D. 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东西

4.在中俄贸易中,俄罗斯是中国某种能源的重要供应国,该种能源是

A. 铁矿石    B. 煤炭    C. 石油    D. 木材

 

查看答案

读甲国本土地图、乙国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国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共同的特点是

A. 均临大西洋,国土面积较大

B. 地形均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C. 地势特点都是东西高,中部低

D. 都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

2.关于两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业都具有区域化特点,机械化水平高

B. 甲国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地区,主要原因是这里水源充足

C. 乙国中部的大自流盆地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畜牧业,以牧牛为主

D. 甲国的农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乙国的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3.甲国东北部为该国老工业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煤、铁资源丰富            ②位于山间盆地,地形平坦开阔

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④水陆交通便利,能实现海陆联运

⑤这里城市、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4.关于两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国为发达国家, 乙国为发展中国家

B. 甲国工业部门齐全,是世界工业强国

C. 乙国依托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重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D. 两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查看答案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BRICS)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举办。下图为某同学从世界地图中剪辑的金砖五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砖五国中,()

A. 南非地处南美洲    B. 印度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 均属发达国家,需加强南北对话    D. 均临海洋,属于发展中国家

2.如图所示,中国从其它金砖国家进口的工业原料()

A. 不属于自然资源    B. 属于可再生资源

C. 取之不竭,用之不完    D. 再生速度远小于人类开发利用速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自然延伸的大陆架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①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台湾的纬度位置。(不少于两点)                                                                                                 

(2)从台湾的农产品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台湾中东部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__,西部农业部门是_______,影响两地农业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3)图A和图B代表的气候中,更符合台北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当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4)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经济发展的特色是      密集型产业,分析其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少于两点)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说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铁路线①________;河流②_________;山脉③___________。

(2)甲图所示的区域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其成因是           

(3)乙图所示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本区在修建铁路线①时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是                               

(4)读甲图,分析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社会条件有哪些?(不少于两条)

(5)我国在甲、乙两地所在区域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甲地区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____________;乙地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