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寒潮多发生在 A. 夏半年 B. 冬半年 C. 一年...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寒潮多发生在

A. 夏半年    B. 冬半年

C. 一年四季    D. 夏秋季节

2.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

①急剧降温②霜冻、大风③雨雪天气④阴雨连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从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看,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A. 西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长江三角洲    D. 海南岛

 

1.B 2.A 3.D 【解析】 1.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2.寒潮的源地是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寒潮南下使所经过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天气。 3.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人人减弱.所以,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小的是海南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成为南美洲首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奥运举办地巴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巴西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 巴西铁矿丰富,且出口量大

C. 巴西北部的平原农业发达    D. 奥运举办城市为巴西首都

2.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 发达的热带作物种植技术    B. 广阔的亚马孙平原

C. 热带雨林气候有丰富的降水    D. 纬度低,地处亚热带

3.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B. 农业不发达,缺少粮食

C. 地势低平,易发洪涝    D. 山高林密,视野受阻

 

查看答案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俄罗斯叙述正确的是

A. 铁路线的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 主要工业区沿北冰洋沿岸分布

C. 该国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D. 该国与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相同

2.关于ABCD四个工业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工业区为乌拉尔工业区

B. 该国最发达的工业区是B工业区

C. 该国食品和纺织最发达的工业区是C工业区

D. D工业区为圣彼得堡工业区

3.俄罗斯国土平原面积广大,但不能出口粮食,影响其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人口

 

查看答案

去年春季,东南亚各国旱情严重,我国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缓解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开闸放水是因为

A. 湄公河流域气候干旱,水源得不到补充

B. 湄公河的河水只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

C. 我国境内降水多于澜沧江下游各国

D. 沿岸国家“同饮一江水”

2.据图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 越南    B. 泰国    C. 柬埔寨    D. 老挝

 

查看答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必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境内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一地举办的展会之一。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

A. 广东广州    B. 广西南宁    C. 云南昆明    D. 贵州贵阳

2.关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世界不同地区自然条件有优有劣    B. 世界不同地区开发历史有早有晚

C. 世界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有高有低    D. 世界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均衡

 

查看答案

“遥远的乡村,可爱的故乡;弯弯的小桥,清澈的流水;水灵的妹子,动听的歌谣……”小桥、流水、人家!此景入画,此文如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民居与上述描写相吻合的是

A.     B.

C.     D.

2.从文字描写,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

A. 南方湿润地区    B. 内陆干旱地区

C. 蒙古族聚居区    D. 黄土高原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